研究生“推免”也看期刊等级!当心“学术不端”盯上本科生
日前,江苏某高校生物与环境学院在硕士研究生推免细则中,首次将“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纳入加分标准。
耐人寻味的是,该学院公布的论文推免加分细则与其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细则中有关论文的加分是一模一样的表述——“D类: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T1 级期刊同时 EI 源刊论文”“E类: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T1 级期刊同时非 EI 源刊论文”……
“推免加分细则面向的主体是本科生,其学习目标通常不限定为搞科研;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细则则是研究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开展科研并撰写论文很平常。这不禁让人质疑,本科生推免加分细则是否全盘照抄了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的论文细则?在破‘五唯’的当下,部分高校的推免细则是否有被认真推敲?”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指出。
热衷期刊等级图省事?
什么是T级期刊?
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简称T级期刊,形成较为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
每个学科领域的T级期刊进一步分为T1级、T2级和T3级三个级别,由国内各大专业学会等形成本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T1类表示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一流期刊,T2类是指国际知名期刊,T3类指业内认可的较高水平期刊。
目前,已有24家学会公示T级分区期刊目录,T1级999本,T2级1503本,T3级1505本,共计4007本。
那么,研究生推免为什么要把T刊纳入高质量论文期刊目录?
“用意很明显。”樊秀娣表示,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在比较正规、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毕竟现在不少“五花八门”的期刊只要交点钱就能发表论文,学校也无法鉴别和管理。如果认T刊,就相对简单许多。
此外,T刊把全世界科技期刊纳入一个体系,高质量论文无论发在英文期刊,还是中文期刊上,都是“等效使用”。选择面扩大了,这也是它受到高校、科研院所青睐的原因之一。
期刊分区历来是科研工作者投稿的“指向标”。早在T级分区之前,期刊分区主要有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
翻看高校的推免细则,记者发现了各种论文加分细则,如“发表1篇及以上文章于JCR1区或JCR2区,或发表2篇及以上文章于JCR3区。”“自然科学类学生须在二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须在三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那么,又有多少本科生能够达到T刊发表论文的水平呢?
“拔苗助长”滋生造假
查看了T刊目录后,东部某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李遥感叹道:“论文要进T1期刊,有的还要求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对本科生来说太难了,简直是凤毛麟角”。大二就进实验室跟着导师学习,也曾跟着导师发过论文,李遥是众人眼中的勤奋学生。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本科阶段学习的主要是科研能力或方法,尚不足以独立完成高水平论文。”
“推免条例让本科生看到‘胜出’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对于大多数本科生来说这可能做不到,它仅适用于极少数的天才、怪才。”樊秀娣补充道。
也有人认为,标准可以越定越高的逻辑并没有问题,因为推免加分本来就是给少数人准备的。但李遥认为,如果标准过高,必然会让一部分有科研潜力但尚无高水平成果的本科生失去推免加分的机会,反而失去了加分本来的意义。
樊秀娣指出,这样“拔苗助长”的作法,最终有可能“变味”为,本科生把名字挂在导师、家长或朋友即将要发表的论文后面,或者干脆花大价钱去买高水平论文。
“当学术不端下沉到本科生层面,对学风的影响非常可怕。它会给本科生制造一种错觉,学术研究太简单了,只要花钱、动用人脉,就能获得高质量论文。”
类似的场景曾出现在自主招生时代,商业机构、家长为高中生炮制论文,只因论文被列为自主招生的加分项,成为通往名校的捷径。
而硕士生推免被称为本科生“内卷”的重镇,背后已形成了相关的商业链。李遥身边的同学中有不少人参加过推免培训。经过商业“包装”出来的推免生都有着“同样的面孔”——精致的简历、优异的竞赛成绩,以及漂亮的论文。它还迫使原本期待公平竞争的一些学生,也不得不卷入其中,而“制作这些五花八门的材料真的很累、很烦”。李遥说。
“治本”要回归专业评估
了解一名本科生真实的科研能力,真的要通过分区期刊来考察吗?谁该来做把关者?
以刊代评固然有一定存在的合理性,但在强调回归专业评估本身的当下,专家们认为,这并不是“治本”的方法。
“期刊的档次和论文质量的档次本质上没有必然联系。”樊秀娣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重要文章也曾发在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上。更何况,即便有高质量研究成果,本科生想要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也相当困难,国内很多核心期刊不接受研究生投稿,更别说普通高校的本科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推免看期刊等级是一种“懒政”行为,与从前的行政部门“以刊代评”类似。“我们一直在批评过于依赖杂志,忽略行业本身的评估。经由面试、活动中考察等方式了解本科生科研能力,对于高校而言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
出于同一利益链,部分政策制定者、推免学校的导师可能无法客观公正地审核本校或本课题组学生为推免所发表论文的实际情况。
樊秀娣认为,招收推免生高校的复试面试官更适合做把关者。他们只要多用一点心,多问几个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术水平。
然而,如今的硕士生招生面试学生人数增加,工作量大,生源竞争激烈且变数大,一些导师觉得面试的意义不大,不太愿意一本正经地发问,并没有很好地考察学生的专业志向和能力。
期刊商业化背离真才实学
“过分看重期刊等级会导致一个严重问题——各期刊之间为等级而竞争白热化。”樊秀娣指出,有些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论文越发越长,有的一期只有几篇文章,虽然表面上影响因子上去了,但实际上读者却越来越少了。还有的期刊编辑会规定投稿者若想在其刊物上发文章,必须引用该期刊之前的论文。
这样为了提高期刊等级的做法,最后只会导致期刊进入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真实价值与办刊宗旨相背离。
“久而久之,追求的都是期刊商业化的统一标准,真才实学反倒被抛诸脑后了。”程方平感叹道。
他直言,一些一级期刊多以领导讲话为主,对于有个性、有创新点的文章却常常拒之门外。
而一些期刊文章很鲜活,与理论文章形成互补,却连入选的资格都没有。“我常跟学生讲,要了解真实的教育,要看一线教学文章。比如,一个小学班主任的困惑,虽然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但却是有价值的真实案例。然而,我们的体系却排斥这样的文章。”
他补充道,谁来判定论文水平的高下,最合适的莫过于学院一级的学术委员会。退一步说,学院学术委员会判定不了,也可组织同行专家来判定。
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