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催化学报》:既“民族”,又“世界”

 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5 10:13:43 字体大小:

本报记者 李晨阳

聚氯乙烯(PVC)居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首,而中国是世界PVC制造第一大国。如果把这个巨大的产业看作一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催化剂。

“要是催化剂的问题解决不了,整个产业就可能被取代,那将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瑛团队对这个问题研究多年,曙光终于出现的时刻,她首先想到,要把这项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投到国产期刊《催化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上。

因为这是一本中国企业界人士读得到也读得懂的杂志。

一篇论文吸引了数十家企业

乙炔与氯化氢在氯化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这个高中课本上就出现过的反应方程式,看起来简简单单,却支撑着中国年产2600万吨的PVC制造业。虽然还有其他化学途径可以选择,但中国限于资源禀赋,90%的PVC都是基于煤化工的乙炔法生产的。

氯化汞催化剂是目前乙炔法氯乙烯工业上唯一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经济高效,却有一个致命弱点:热稳定性极差。这样一来,催化剂不仅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也很容易挥发到外界环境,造成汞污染。

这是整个行业的痛点,也是世界级的科学难题。

李瑛团队经过多年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他们通过对催化剂的炭载体进行结构调控,使氯化汞与炭形成化学键,从而得到单层分散催化剂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氯化汞易挥发的问题。

“这个发现可以说突破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传统认知,所以最开始,大家对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信将疑。”李瑛说。他们需要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窗口,让更多同行看到并认可这项工作,让相关企业了解并接受这项技术。

在国内外众多学术期刊中,李瑛选择了《催化学报》。

这是她非常熟悉的一本刊物。“我还在读研究生时,学习室里就陈列着《催化学报》,我们每一期都会看。后来我发现,在国内催化领域,不管是研究者还是企业家,几乎都在读它。”

她先请《催化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读了初稿。李灿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再三强调“这种富有原创性的工作,一定要保证时效性,一定要发在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期刊上”。论文投到《催化学报》后,经由期刊特色的“快速处理通道”,不到一周时间就被接收、不到一个月就正式刊发了。

就像《催化学报》上的每一篇论文那样,这篇英文论文不仅有一个中文题目,还有一段长达千字的中文摘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亮点、应用价值一目了然,对国内不同背景的读者都非常友好。不仅如此,期刊还专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为这项工作做了推广。

很快,李瑛就收到了数十家企业的反馈。2019年底,国内一家科技环保公司的董事长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得到这项技术的独家授权。随后双方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此时距离论文发表还不到1年。目前,一个年产6000吨的生产线已经投产,国内多家氯碱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的产品。

“科研人员选择期刊投稿,就像高考填志愿一样,既珍重又谨慎。”李瑛说,“这一次,我们的‘志愿’填对了。”

和作者成为真正的朋友

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李鑫的一项基础研究工作发表在《催化学报》上,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19年,这篇论文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李鑫在《催化学报》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他时常感慨这本期刊的“贴心”:如果图片不够美观,编辑会帮忙重新作图;如果语言不够地道,编辑会提供免费的英文润色;如果稿件符合要求,很快就会被接收,反之也能及时得到反馈,不影响转投其他杂志。

“我也给很多期刊投过稿,但《催化学报》提供的一些服务,是我在别处从未见过的。”李鑫说。

也有人质疑,学术期刊有必要这么“贴心”吗?有必要这么“低姿态”吗?

对此,身为主编的李灿有自己的看法:“期刊与作者,就像是水和鱼的关系:没有鱼,水就不是活水。一本好的期刊,离不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作者。如果期刊‘发自肺腑’地为作者着想,作者也会自发地关心期刊的发展、爱护期刊的声誉。”

不知从何时起,李鑫对《催化学报》产生了一种近乎友谊的感情。他对这本期刊的种种“特色”都如数家珍,对期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非常关心。他不仅愿意把自己最好的工作投到《催化学报》,还在写稿阶段就从期刊的角度做一些考量。

“我们的文章应该带给读者更多有用的信息,对更多的人有价值、有帮助。这样既能体现我们自己的科研水准,也能帮助期刊提升影响力。”他总结道,“综述型论文要系统梳理领域内的问题及挑战,不能只是简单总结,还要提供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引起研究群体的广泛关注;研究型论文则要关注催化反应内在机制和关键问题的解析,要聚焦新材料、新机理及新应用,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指导和助力……”

在用这些思想指导自己的科研实践时,他越来越认识到,作者与期刊的这种“友谊”,可以让双方都变得更好。

为了全世界,才能走向全世界

“催化是中国的优势学科,部分研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目前,国内的催化类期刊还不能代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催化学报》编辑部主任尹红梅对《中国科学报》说,“作为我国唯一被SCI收录的催化英文刊,《催化学报》理应担负使命,尽快发展成为国际催化领域的旗舰期刊,为推动催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诞生于1980年的《催化学报》,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我读研究生时(20世纪80年代),第一篇论文就发表在《催化学报》上。对当时的中国师生来说,这是最自然不过的选择。”李灿说。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学界的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丰富的选择摆在中国催化学人面前。渐渐地,《催化学报》不再是一些人眼中的“第一志愿”。

当年向《催化学报》投稿的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知名科学家和刊物主编。李灿看着《催化学报》一路走来,他知道,这只是“螺旋式上升”中必然要经过的一环:“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用爱国情怀来说服作者投稿,而是跟国际上的同类刊物竞争。我们要搭建一个在同行眼里‘有品位’的平台,让大家心悦诚服地把最好的作品投给我们。”

国际化固然会带来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

2006年起,《催化学报》开始与国际出版商Elsevier集团合作,打开了一扇面向全世界读者的窗口。最初是每期从中文刊中选出5篇高质量文章译成英文在国际版发表,此后逐年加大国际版发表量。2015年,《催化学报》水到渠成地变更为英文刊。

“我们也一直在向国际上的优秀期刊学习。”尹红梅说,“当前我们以国际老牌催化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为榜样,强调发表工作的深度和系统性,不盲目追求热点方向,在跟踪报道前沿成果的同时,也兼顾传统催化及应用基础催化研究成果;我们的远期榜样期刊是Nature Catalysis,希望通过报道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引领催化科学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催化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

《催化学报》在奔向世界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自信:英文刊名仍为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保留了“Chinese”;期刊的logo设计也采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印章元素。

近10年间,《催化学报》的影响因子从不到1,一路攀升到6.146,在国际22种催化类期刊中排名第7位。但李灿一直向编辑部同仁强调:我们无须在乎影响因子的高低,而要关心影响因子是否“健康”。

“就像一个人体重涨了,究竟添的是脂肪还是肌肉?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他阐释着“健康”的涵义,“我们要坚持发表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倡导优良学风,引导学术界健康地发展。”

自创刊以来,《催化学报》发布过许多重磅成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闵恩泽院士的代表性贡献——非晶态镍合金催化剂;李大东院士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工作——加氢精制催化剂;刘中民院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推动我国煤制烯烃战略产业发展的工作——甲醇制烯烃技术……

“事实上,国内许多获得催化相关重要奖励的工作,早期研究大多发表在《催化学报》上。”尹红梅说。这些工作不仅在科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也在国民经济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这样的优秀作品,塑造了期刊影响因子的骨骼和肌肉。

“除了中国本土的原创成果外,我们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好文章。未来,我们希望能争取到更广泛更优质的国际稿源。”李灿说。

在全世界,催化都是关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重要领域。重要领域的重要期刊,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总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灿相信,催化事业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事业,催化期刊也理应为全世界作出贡献。

“只有为了全世界,才能走向全世界。”他说。

期刊简介

《催化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英文电子版全文在Elsevier集团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出版,是中国化学会催化学会会刊。该刊位居中科院期刊分区化学大类一区,连续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类项目资助。现任共同主编为李灿院士和张涛院士。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