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奎岭院士:科技可持续发展需顶天立地
9月7日上午,2023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正式开幕。
作为全球高级别金融科技大会,本届外滩大会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在黄浦江畔的黄浦世博园区设立展示区,汇聚3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场景。
“这既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共同呼吁,也是关注世界未来的重大命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主论坛的演讲中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那么,如何让科技可持续发展?
丁奎岭表示,他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和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立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第二是要筑牢两个基础——基础研究和人才基础。
他表示,全球范围内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技探索的每一次进步在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节点,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前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福祉。这既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共同呼吁,也是关注世界未来的重大命题。
丁奎岭在演讲中表示,要让科技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指持续地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和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性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持续探索DNA信息存储和器件,致力于突破海量数据存储的瓶颈,有望颠覆未来信息存储的模式与形态。
“立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比如说上海交通大学,依托环交大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近年来交大师生创立的60余家企业的估值已经超过500亿元,其中估值超过2亿的有36家。
9月7日上午,2023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正式开幕。
第二要筑牢两个基础,首先是基础研究。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获得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上海交大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在各部委和上海市的支持下,建设了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李政道研究所,从事物理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寻找宇宙中极大和极小之间的关联,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深刻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第二个基础是人才基础。加强基础研究归根到底是依靠高水平的人才。当前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背后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的实质是人才强国。要构建识才、爱才、育才、用才的制度体系和生态环境,把人才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丁奎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以“吐哺握发”、求贤若渴的精神,大力引育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打造涵盖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交通住宿的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得好,无后顾之忧。
丁奎岭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抛砖引玉,能够让大家听到更多不一样的观点、不一般的见解,为我们发展科技,运用科技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发掘一条新的路径,为加快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2023Inclusion·外滩大会为期三天,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全球超500位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专家学者,将在此带来一场科技、人文和产业的思想碰撞。
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