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启动
4月1日,“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启动会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长沙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姚玉鹏、副主任张朝林,来自全国地球科学领域的刘经南、周忠和、王会军、陈晓非、陈发虎、潘永信、曹晋滨等院士组成的专家组,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杨元喜,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组成员参加大会。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学益主持会议。
基础科学中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定位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科学基金项目。“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由李建成牵头,依托中南大学,联合西安测绘研究所、武汉大学共同承担。该中心瞄准综合时空体系建设国家战略,围绕地球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揭示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与地表非线性变化过程和机理,攻克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纳秒级授时、综合PNT等关键技术,构建高精度地球时空基准模型,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时空基准建设的国际制高点,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未来,该中心成果将服务于卫星导航、深空深地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为湖南省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强大动力,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作出新贡献。
易红在致辞中介绍,中南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行业创新进步,在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地球科学领域,学校创立了享誉世界的“地洼学说”和“伪随机信号电法理论与方法”,产出了高显示度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测绘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他表示,“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大地测量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对整个测绘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对支撑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整合相关优势资源,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周建元表示,基础科学发展驱动着科技进步,希望“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和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支撑。湖南省科技厅将全力支持中心建设和发展,为中心和学术委员会各位院士专家履职,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
姚玉鹏介绍了“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情况,并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运行管理提出规范要求。他强调,“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应坚持突出原创导向、鼓励交叉融合、坚持举贤任能、强化稳定支持的原则,确定总体研究方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负责资金的使用管理、推动骨干之间的合作、组织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启动会上,郭学益宣读基础科学中心“地球时空基准”学术委员会专家名单,朱日祥、郭正堂、刘经南等18位院士和专家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易红、姚玉鹏、张朝林和周建元分批为专家颁授聘书。
“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主持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建成院士从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研究方向与总体目标、实施方案与预期突破、团队组成与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的建设情况作工作报告,并以《地球重力场与垂直基准统一》为题作学术报告。
中心项目组骨干成员杨元喜院士与武汉大学的姜卫平、姚宜斌、张小红等三位教授分别以《综合PNT理论及应用》《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时间基准框架建立》《时间传递与时频测位》为题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就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湖南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中南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