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要拿出中国科学家自己的学术成果
孙鸿烈(下)在青藏高原做考察记录。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韩扬眉
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到墨脱260公里,海拔落差3000多米。这里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藏东南。1974年,孙鸿烈带队风餐露宿,徒步3天,对这里进行了全面考察。
2015年,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再次来到藏东南考察,专程坐车“走”一趟已通车的墨脱公路。40年,窗外世界早已变了,但他心中的青藏高原从未改变。
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一些地区和学科研究的空白。
当年,孙鸿烈坚定“青藏科考的空白必须由中国人来填补”的信念,率队踏上科考征途,足迹遍布整个青藏高原。耄耋之年,他再次回归心灵的“故乡”,感受着雪山高原的呼唤,目光依旧坚定而炽热。
“青藏科考的空白必须由中国人来填补”
孙鸿烈今年92岁了,对于青藏高原考察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1961年,年轻的孙鸿烈第一次被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派去西藏考察,从此与青藏高原结缘。
“西藏都有什么土?”
“粗的叫沙嘎土,细的叫巴嘎土。”
这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对西藏土壤的认识。“科考之前,关于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料几乎是空白。”孙鸿烈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忆。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隆起,孕育了多条大江大河,筑就了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考察出发之前,孙鸿烈查阅了所能找到的资料,发现新中国成立前,英、瑞(典)、俄、法等国学者曾到青藏高原考察过,而进藏的中国学者却廖廖无几。
“我的心情很沉重,青藏高原是中国的领土,却很少有中国科学家的工作。”孙鸿烈说。那时,他下定决心,要拿出中国科学家自己的学术成果。
1972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成立,1973年开始科学考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科学考察青藏高原。“我的目标很明确,对青藏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扫描,并在此基础上做理论探讨。”孙鸿烈说。
青藏科考组织了35个专业团队,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植物、动物等学科的专家学者,队伍规模达400多人,他们把西藏的地理环境“像梳头发一样梳理了一遍”。
“青藏高原太吸引人了”
第一次青藏科考虽然设备简陋,条件非常艰苦,但孙鸿烈却在这次科考中彻底爱上了这片土地。
1976年,青藏科考最后一年,科考队组成4个分队。孙鸿烈带队前往西藏海拔最高的阿里地区。
由于人员众多,用车很困难。考察队给孙鸿烈配了一辆吉普车,孙鸿烈坚决不搞“特殊”,用车“打前站”为整个团队服务。“打前站”主要是找睡觉的地方,一般是在运输站或兵站,里面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可容纳20余人,大家在自己的睡袋里挤着过夜。
考察队每天安营扎寨的地方一般在海拔5000多米处,队员晚上经常头痛得难以入睡。考察从早上开始,起床后的队员们一起用棍子或石头把冰砸个窟窿,舀出冰水使用。
考察队要爬到6000多米处,早饭只能吃得简单些,中午则用一块从部队买的压缩饼干当午饭。
“压缩饼干,麻将牌大小,每次只能咬下一点点,就着水吃下去。随身携带的热水有限,到山上就变凉了。这么一块饼干,两三次才吃完。”孙鸿烈说,有时他们路过藏民帐篷,会被藏民热情招待,吃糌粑、喝酥油茶。
只有到晚上大家才能吃上一顿“正餐”。考察队员轮流做饭,每人一天,司机为保证精力可免做饭。大家各显神通,南北风味应有尽有。有时还能改善一下——包饺子,在野地里拔一些葱,罐头肉作馅,别有一番风味。
“条件确实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因为青藏高原太吸引人了。”回忆中,孙鸿烈多次提到“乐趣”和“吸引”。在青藏高原,孙鸿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土壤地理充满热情,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充满求知欲。
土壤组和植被组长期一起考察,孙鸿烈与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相处时间长,互相学习。每到一个地方调查土壤时,孙鸿烈用力挖坑观察土壤剖面,吴征镒则记录附近的植物,这时是孙鸿烈学习植物名称的好机会。
“吴先生说学植物名,不能只说中文名,还得记拉丁名,这是世界通用的。”孙鸿烈说,正是求知与交流的乐趣,给了他努力学习的力量。
“越艰险,我越想去”
1977年至1979年,科考队集中3年作总结。孙鸿烈希望整理一套系统的西藏资料,像百科全书一样,作为西藏今后建设和研究的基础资料。
第一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形成了35部43册考察专著,这一系列成果成为西藏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基础资料。
孙鸿烈希望向世界介绍这个成果。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在各方努力下,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许多国际知名的青藏高原研究专家来到中国,有700多人参加会议。
孙鸿烈说:“改革开放,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成果率先向国际介绍,中国科学院做了榜样。”后来,孙鸿烈到中国科学院院部工作,不能再长期到野外考察,但他从未间断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工作,一有机会就去那里。
“越艰险,我就越想去。”至今,青藏高原依旧牵动着孙鸿烈的心。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队长姚檀栋从孙鸿烈手中接过“接力棒”。“第一次做的是填补空白的工作,第二次则需要深入理论研究。”孙鸿烈期望他们能取得更多成果。
如今,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相关国际会议由中国科学家倡导组织,关于青藏高原的学术活动再也绕不开中国了。孙鸿烈很欣慰,看到新一代年轻人活跃在青藏高原研究的舞台上,“以我为主”已成气候。
孙鸿烈相信,老一辈科研人员凝聚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必将发扬光大,青藏高原研究必将取得更多成果。
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