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100万,童哲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捐赠奖助学金

 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6/10 10:22:47 字体大小:

6月6日,童哲奖助学金捐赠仪式在植物所举办。植物所所长汪小全,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千钧,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统战部部长李斌,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副主委靳东,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硕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市民盟盟员、植物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研究生代表等50余人参加活动。捐赠仪式由赵千钧主持。

汪小全代表植物所对童哲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并回顾了童哲在植物所的科研经历和学术成就。他表示,童哲将自己的100万元积蓄捐赠给植物所,这不仅是对研究所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更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深切关怀。他号召大家学习和传承以童哲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德,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积极推动植物科学发展,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赵硕转达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琪院士对童哲的敬意和谢意。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将积极配合研究所,保障专项基金的顺利实施,同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学生科技报国。

童哲在讲话中表示,他将捐赠的奖助学金命名为“感恩”,意在引导植物所的年轻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树立崇高理想,做国家的栋梁之材。他说,自己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培养,离不开植物所的支持和帮助,希望通过“感恩”奖助学金的设立,奖励在植物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方面有贡献的学生,同时激励学生提升思政素养,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仪式上,赵硕与童哲签署了捐赠协议。汪小全和赵硕分别代表植物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向童哲颁发捐赠证书。研究生代表周娴上台献花并向童哲表示感谢。

童哲于1964年考取了植物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植物所工作。他不仅在实验室潜心开展前沿科学研究,还深入到地方推广科学技术。童哲在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纯光质培养室,首次提纯了水稻的光敏色素,发现光敏稻种光周期调节信号的主要传导途径及其多级放大损伤效应,提出了光敏育性调控的多因子协同作用模型。童哲还参与了袁隆平院士的“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并作为完成人之一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