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会议简介
DSIS 2025已进入IEEE官方会议列表:
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7228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日-30日在中国成都举行。该会议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承办;重庆邮电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大学、宜宾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协办;IEEE、IEEE成都分部、四川蜀天梦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赞助。
在即将举行的该次会议上,我们邀请到学术领域的知名教授将与参会者分享在数据科学和智能系统领域的最新创新和研究成果。会议将主要以知名专家的主题演讲和作者的同行评审的论文报告为特色。此外,还将为参会者安排社交活动或学术访问,以促进该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与合作。
重要信息
会议官网:https://www.dsis2025.net/
会议地点:成都,中国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28-30日
组织单位
出版与检索
★被录用的文章将被收录在DSIS 2025会议论文集里,由IEEE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所有文章都将进入IEEE Xplore数据库,并提交EI核心,Scopus及CPCI (ISTP)检索。
期刊推荐
★优秀的会议论文经扩展之后,将推荐至以下期刊进行发表:
01.Dat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影响因子:5.1
电子版ISSN号:2364-1541
打印版ISSN号:2364-1185
JCR: Q1(SCI一区)
检索:被SCIE、EI和SCOPUS检索
02.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影响因子:8.4
ISSN号:2468-2322
JCR: Q1(SCI一区)
检索:被SCIE、EI和SCOPUS检索
03.Current Bioinformatics
影响因子:2.4
打印版ISSN:1574-8936
线上ISSN:2212-392X
JCR: Q2(SCI三区)
检索:被SCIE、EI和SCOPUS检索
04.Journal of Data Sci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eISSN号:2972-3841
检索:被Google Scholar检索
05.无线电通信技术
影响因子:1.431
CN:13-1099/TN
ISSN:1003-3114
收录:北大核心(第10版), ebsco数据库
06.无线电工程
影响因子:1.333
CN:13-1097/TN
ISSN:1003-3106
收录:北大核心(第9版)
07.计算机与网络
CN:13-1223/TN
ISSN:1008-1739
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
投稿方式
1.投稿系统: https://cmt3.research.microsoft.com/DSIS2025
2.投稿邮箱: dsis2025@163.com
投稿指南: https://www.dsis2025.net/Guide%20For%20Submissions.html
重要组委会成员
01.大会主席
吴锡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
张清华教授,重庆邮电大学,中国
崔斌教授,北京大学,中国
袁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
02.程序委员会主席
吕建成教授,四川大学,中国
高云君教授,浙江大学,中国
马帅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
邹权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夏书银教授,重庆邮电大学,中国
乔少杰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
03.指导委员会主席
周激流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
章毅教授,四川大学,中国
Huidong (Warren) Jin,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Australia
04.出版主席
袁冠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中国
丁家满教授,昆明理工大学,中国
欧中洪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
秦小林,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
吴涛教授,重庆邮电大学,中国
05.宣传主席
王红斌教授,昆明理工大学,中国
王星捷教授,宜宾学院,中国
刘璇教授,湖南大学,中国
刘昶教授,成都大学,中国
向朝参教授,重庆大学,中国
Lan Du教授,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史旭阳教授,西南科技大学,中国
李贺副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李宏贵副教授,扬州大学, 中国
易玉根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中国
Rushit Dave助理教授,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Mankato, USA
大会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1
陈雷教授
No.1(ACM and IEEE Fellow)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
个人简介
陈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数据科学与分析讲座教授、ACM and IEEE fellow。目前,陈教授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院长, 人工智能学域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数据研究所所长。陈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元宇宙、知识图谱、区块链、数据隐私、众包、时空数据库和概率数据库。他在中国天津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在泰国曼谷亚洲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获SIGMOD时间测试奖,2022年获VLDB最佳研究论文奖,2014年获VLDB优秀示范奖。陈教授曾担任VLDB 2024的联合主席,现担任IJCAI 2025 (中国) 的大会主席。目前,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的主编。
Keynote Speaker 2
吴信东教授
No.2(IEEE Fellow)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
个人简介
吴信东,合肥工业大学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知识工程。他在中国合肥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他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和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吴博士是IEEE国际数据挖掘会议(ICDM)指导委员会主席,也是知识与信息系统(KAIS)主编。2005年至2008年,他担任IEEE知识与数据工程学报(TKDE)的主编;2017年至2020年,他担任ACM数据工程知识发现学报的联合主编。他曾担任ICDM 2003(第三届IEEE数据挖掘国际会议)、KDD 2007(第13届ACM SIGKDD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国际会议)、CIKM 2010(第19届ACM信息与知识管理会议)和ICBK 2017(第8届IEEE大知识国际会议)的项目委员会主席/联合主席。
Keynote Speaker 3
No.3高云君教授
浙江大学,中国
个人简介
高云君,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大数据管理与分析、DB与AI融合,已发表CCF A类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6本,授权专利30余件,登记软著4项,并获VLDB、ICDE等会议最佳/优秀论文7次,省部级或全国性学会科技进步特等或一等奖3项。现为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副主席,全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担任DSE期刊执行主编(Managing Editor),TKDE、JCST、FCS、《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期刊(青年)编委/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VLDB、ICDE、DASFAA等10余个顶级或重要会议程序委员会/Workshop/Tutorial/Demo/宣传/出版/本地联合主席(Co-Chair)或领域主席(Area Chair),SIGMOD、VLDB、ICDE、SIGKDD、SIGIR等会议(资深)程序委员会委员。培养多名博/硕士生获省部级或全国性学会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奖10次以及KDD Cup 2022风电预测赛道全球冠军。
Keynote Speaker 4
No.4袁野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
个人简介
袁野,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曾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一等奖、教育部、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袁博士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委员会委员、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分布式系统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信息服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和ACM高级会员。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在SIGMOD、VLDB、ICDE、VLDB Journal、IEEE Trans上发表论文100余篇。TKDE, IEEE译。TPDS和其他重要的学术会议和期刊。
Keynote Speaker 5
No.5夏书银教授
重庆邮电大学,中国重庆邮电大学,中国
个人简介
夏书银,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青年、重庆市杰出青年、重庆市英才,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前沿十字研究院副院长,网络空间大数据智能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性探索等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王国银教授、高新波教授共同提出/发展颗粒计算理论。相关成果在IEEE TPAMI、TKDE、TNNLS、TCYB、ICML、AAAI、ICDE等重要人工智能期刊和会议上首次发表/交流。获CCF自然科学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方向:粒子计算、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进化计算、群体智能。
征稿主题
专题一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库
大数据分析
数据安全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应用
计算智能
图像分析
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专题二 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
成像软件工具
图像生成、获取和处理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算法
人脸识别
图像恢复
虹膜模式识别
机器视觉
随机模式识别
专题三 数据科学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应用
计算神经科学应用
信息检索应用
医疗保健应用
图像分析应用
数据流挖掘应用
空间数据挖掘应用
数据与信息网络应用
专题四 机器学习和智能系统
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性能分析
智能与感知
智能控制
智能数据挖掘
智能信号处理
智能协同网络
智能定位导航系统
智能无线通信
更多会议主题:
https://www.dsis2025.net/Call%20For%20Papers.html
投稿须知
1.会议的官方语言为英语,请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
2.请严格按照模板的格式修改文章格式(最好是在模板的基础上替换原文内容)。
3.文章页数要求双栏不少于5页。
4.审稿周期为3-4周左右。
5.论文应为原创文章且从未公开发表,禁止抄袭,禁止一稿多投。
6.论文模板可在会议官网点击下载。
7.投稿后3-4周内出结果,审核快的话,1-2周之内就能出结果,早投稿早审核,早发录用通知。
当地风景
如果城市有味道,那么成都一定是麻辣鲜香;
如果人生有节奏,那么成都必定是舒缓悠扬。
走在锦里,红灯高挂,
青瓦白墙间,巴蜀的韵味在喧嚣中流淌。
小吃摊前,人们品尝着热辣的串串,
舌尖上的麻辣,是对生活的热情与执着。
夜晚的九眼桥,灯火辉煌,
倒映在锦江水面,宛如星河坠入人间。
川剧的变脸,茶馆的评书,
一幕幕展现着成都独特的文化魅力。
我坐在街角的茶馆,端起一杯盖碗茶,
茶香氤氲,暖意袭人。
旁边的老人下着棋,孩童们嬉笑打闹,生活的烟火气息令人沉醉。
成都,走过三千年的沧桑,
岁月如歌,依旧生烟
三千年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
无数人逐一登临的舞台,
如今,还在上演着永不褪色的繁华
联系我们
会议官网: https://www.dsis2025.net/
会议邮箱: dsis2025@163.com
电话咨询: 19382234810
QQ咨询:2056773349
2、若您发现信息有误或需要信息发布,请联系:
010-50830819;邮箱:meeting@scitod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