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工程教育:“重科研”是弊病,应“回归工程”

 作者:张端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7/25 15:33:03 字体大小:

中国科学报 张端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卫林、曹德旺等25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刊发联合署名文章,提出“工科理科化”亟待扭转,呼吁更多的工科教师和学生到工程一线解决真问题。该文章一经报道,迅速引起了各方的广泛热议。

在笔者看来,“工科理科化”是一个批评了多年,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我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师群体,并有效支撑起了门类最为齐全的制造业体系。

然而,我国的工程教育长期存在过度重视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的问题,并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国家使命、社会洞察、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使得人们对我国目前拥有的工程人才规模和“工程师红利”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工程人才培养并不能很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而感到深深的担忧。

工程人才培养持续“升级”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也在持续地反思并改进高等工程教育,并于2010年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以期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企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很多高校也顺应“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既强调工程基础,又强调真实世界产品和系统CDIO过程的工程教育。

2016年,我国成为了《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不仅代表着一种国际认可,也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未来能有机会在国际上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进程促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按照国际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做好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识别、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且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2017年,我国又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即新工科建设,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重科研”弊病仍未消除

虽然我国因时因势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作出了部署,但取得的改革成效却不如预期。

一方面,目前国内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主要延续了重基础、重知识,轻应用、轻实践的倾向。讲授知识、考试解题仍然在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占据了过重份额,工程实训和企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被边缘化。这导致很多工科学生把大一过成了“高四”。

另一方面, 高校师资队伍缺少产业和企业背景,在现有评价体系下,他们将课题申报、论文发表和争取奖项作为自己的关键绩效。研究生导师往往不是根据产业和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更多情况下,他们是将硕士研究生当作博士研究生使用,把博士研究生当博士后使用。这就导致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究竟是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科科研,还是学科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项目、论文、获奖始终是学科科研的关键绩效指标。从教师招聘开始,高校人事部门就按照这些指标遴选人才。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那些工程能力出色、科研产出不足的候选人很难获得教职,即便应聘成功,有时也只能进入工程技术岗位和相关教辅岗位。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高校教师在满足基本教学量要求之后,便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科科研工作上。不少教师的教学内容更新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由于自身缺乏工程和产业经验,指导不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创新活动,更指导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学生协助工科导师完成科研任务虽然能达到科研训练的目的,但与学生未来面对的行业和职业挑战往往是脱节的。

应重新审视工科发展的内在逻辑

要消除“工科理科化”的痼疾,不仅是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活动那么简单,重点也不应放在对学术评价“指挥棒”的批评上。

工科学科专业的本质是一个个工程领域。与传统的按照知识分类和构成组织培养的理科方案不同,工科培养需要基于工程和产业的一线需求设计和调整方案。

也就是说,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从专业知识构成的角度设计课程,而应该从一线需求和应用角度设计课程。工科教师队伍中,具备行业背景和行业兼职经历的教师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校工科发展和运行的内在逻辑。

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与新工科建设取向是一致的。工程学科专业建设要掌握产业发展的最新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深刻把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内在规律,更加强调应用性、交叉性、综合性和战略性,并能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与技术变革。

回望过去,我国工程教育很好地回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支撑了制造业大国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工科建设,更好地回应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卓越工程师,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