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15岁中学生的科技创新之路

 作者: 来源:今日科学 发布时间:2025/3/31 19:44:32 字体大小:

3月29日,在由北京亮众文化有限公司(简称“亮中国”)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配套活动“资本赋能:Bio-AI驱动生命科学新生态”活动上,邀请了本届论坛最年轻的演讲嘉宾,北京市某中学15岁的马皓睿,发表了题为“未来的未来已经来了—一个热爱发明少年对AI的探索之路”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研发的AI辅助设备。从“智能口罩检测仪”到“大货车盲区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他的发明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更展现了Z世代在科技领域的潜力。

马睿皓的创新之路始于个人兴趣,竞赛平台的发现机制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路径。从小学起,他便通过编程比赛崭露头角,多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通过比赛,他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潜力被挖掘,逐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学校的支持与引导,则为他提供了跨学科实践的机会。从Scratch到Python,再到C++,编程教育的普及让他掌握了工具,而将技术应用于医疗、环保等社会议题的尝试,则培养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参与的创客社团、3D建模社团等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他的《口罩正确佩戴及体温检测仪》项目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成果背后,是学校“未来制造”导向的培养模式在发挥作用。通过竞赛发现潜力,实践培养能力,社会议题激发责任感,这种模式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北京亮众文化有限公司作为服务于医疗健康、文体消费、科技创新领域的平台组织,在充分发挥平台属性,成为产业生态资源的隐形纽带的同时,近年来通过对科研端的深度链接,让产业识别技术的温度,让科技理解市场的效率,以资本的协同为催化剂,提高资源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科创少年马睿皓在平台的亮相,是科技创新跨代际、跨边界的“双向奔赴”,也是亮中国平台对于科创技术、科创人才的聚合。借本次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契机,未来双方将就科技创新,产业落地形成更稳定长久的链接机制,激活平台资源,坚实“科技兴国”的基石。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