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科学家描绘新界面流动物理图像

 2025/5/28 15:11:56 《最新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本报讯(记者杨晨)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龙泉团队通过系统的实验观测、理论分析和分子模拟,从移动接触线的宏观动力学和微观分子动力学两个角度,证实了流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和去润湿互为不可逆过程,揭示了新的界面流动物理图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流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润湿)与回缩(去润湿)是自然界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且广泛存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航空航天涂层设计、海洋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流程中。由于在润湿和去润湿过程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去润湿常被简单认为是润湿的逆过程。然而,从热力学角度看,二者均涉及能量耗散,所以本质上不互逆。

研究团队结合高精度实验观测和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微纳尺度下水膜在低表面能固体表面上的去润湿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去润湿过程由毛细力和惯性力主导,其半径随时间的演化遵循一个与表面润湿性无关的幂律,而毛细-惯性润湿过程遵从的幂律关系却与表面润湿性强相关。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研究团队理论推导出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的标度率。对固-液-气三相接触线附近的分子集群运动的分析表明,流体以“滚动模式”从固体表面去润湿,而润湿则主要以“滑动模式”演进。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润湿和去润湿互为不可逆过程。

该研究成果打破了人们对润湿和去润湿现象的直观认识,深化了对界面流体物理的理解,为微尺度流体管理及器件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4.194001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