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研究揭示大豆耐盐碱关键机制

 2025/7/10 13:16:05 《最新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报 李晨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苹果酸脱氢酶(MDH)是一种在植物体内广泛表达的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遗传改良团队陈庆山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IA) 正式发表。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鉴定了大豆MDH基因家族成员,并发现在非生物胁迫(干旱、盐碱)和激素处理下,MDH家族成员的转录水平显著提升,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异性。

MDHs在多个材料中的转录情况,绿色代表高转录水平,黄色代表低转录水平。JIA供图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主要环境胁迫因素之一。 目前,关于MDH基因在大豆耐盐碱胁迫下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有限。

研究发现,在盐胁迫下,GmMDH2表达量明显提高,并发现GmMDH2具有NADP依赖性的MDH活性。过表达GmMDH2可以调节NADPH库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抗氧化活性,从而减少了转基因大豆中活性氧的形成,显著提高了转基因大豆的耐盐性。

基于单倍型分析表明,GmMDH2基因的变异与大豆的耐盐性密切相关。在GmMDH2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现了一个可能与耐盐性相关的多态性位点。

该研究不仅鉴定了大豆MDH基因家族成员,同时也为大豆耐盐育种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候选基因。

研究得到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ia.2023.12.036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