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座位下捡到鞭炮,安全问题岂容忽视?
据荔枝新闻报道,2月1日,一位网友反映自己在乘坐山东航空SC2270由桂林飞厦门的航班时,疑似在座位下方捡到一小节鞭炮。目前,山东航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多方回应却无人担责。
航班藏鞭炮,悬在高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空飞行中,机舱处于高空低压、气流多变的特殊环境中,一旦发生意外,鞭炮引燃,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封闭空间会让爆炸的威力成几何倍放大,爆炸产生的碎片瞬间便可将机舱、座椅粉碎,更遑论毫无防护的乘客,这将是致命的伤害。即使没有爆炸,在即将乘坐的航班座位下捡到鞭炮,无异于捡到炸弹,蔓延的恐慌情绪可能使机内秩序失控,无论是干扰飞行还是发生踩踏事故,这都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潜在风险。
回溯事件,层层安保关卡形同虚设,问题昭然若揭。从检票到登机,要经历重重安全检查。行李安检机、人工探测仪、机组人员巡查……如此严防死守下,竟让一小节鞭炮撕开了一道口子,暴露出极大的安全风险。安检机存在技术短板,春运期间,人工检测难免存在疏忽。诚然,种种原因都有情可原,但种种巧合碰撞出的漏洞却不能忽视。机场安检时常进行演练,程序繁琐,相信安检人员在日常演练中也投入许多心血,本是为应对可能突发的紧急情况筑牢根基。倘若实战来临,前期积累的经验、练就的本领无法有效施展,那么此前所有准备就会付诸东流。因关系上百乘客生命的安全问题,所以无情可宥。
航空安全,重如泰山,牵一发而动全身。多重演练,多道程序,只为规避如“马航370”“东航5735”等触目惊心的空难事件。鞭炮事件发生已过48小时,令人担忧的是各方回应的态度。山东航空客服认为案件问题需联系起飞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则表示目前没有听说这件事。无论网友的爆料是真实事件还是拍照作秀,鞭炮出现在了机舱中,就需要有人出来担责。两方需合作调查,剖析事件真相,不必相互推诿,要通力合作,还社会一个交代。同时,航空各方应吸取事件教训,加强安全培训,强化人员素质,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细化机舱巡检制度,以案例警示工作人员,重塑一丝不苟严谨职业态度,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潜在安全隐患。另外,广开言路,畅通乘客反馈渠道,让各方参与进来,让隐患无处遁形。
以敬畏之心筑牢航空安全堤坝,才能让每位旅客安心启航、平安降落,让民航业在稳健发展的航道上振翅高飞。
来源: 红网 宫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