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充电器拔起,拔不掉的是对家的羁绊

 2025/2/5 10:01:43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黄赋星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黄赋星(广西大学)

春节尾声,“充电器一拔又是一年。”这句话便在网络上流传起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深深戳中了无数游子心中至柔处,道尽了复杂的人生况味。

年关来临时,无论贫富老少,过年总是大多数国人心中最有分量的期盼;不论身处何地,家,成了大家的共同目的地。充电器与插座像是一个有魔法的开关。当充电器连接家中插座时,我们不仅连上了电源,更连上了家的温暖。回到家,有可口的饭菜,有熟稔的乡音,有与家人亲友欢乐腾腾的聚首,有红火祥和的街巷……一年的羁旅和辛劳好像都是为了编织这场盛大而热闹的梦。而我们把充电器从插座上拔起,却仿佛按下了这场梦的关闭键,烟火渐散,人去人离,热闹过后的安静更令人心空。这一拔,拔起的是物理连接,却怎么也拔不掉那份植根于心底的亲情羁绊。

“充电器一拔又是一年”,这句话不仅夹杂着无奈和不舍,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高流动性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情感归属困境。现代社会里,人们频繁经历着离别和相聚。为了工作和求学,迁徙成为了常态,但人们的情感本能地希望停留在“充电器拔掉的那一刻”。心中的乡愁,对家的眷恋,始终难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同步消化,精神家园与所处异地之间的缝隙也难以弥合。

面对这样的情感困境,我们应学会正视并承认其合理性,这是人性对归属感的本能需求,“想家恋家”并不是长不大,而选择离家奋斗更是我们主动成长的有力证明。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过度沉湎其中而忘记了生活的方向,对家的羁绊虽是柔情,但也可以转化成我们坚强面对生活的底气和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撑。我们可以重构“连接”的意义,用日常的微小行动填满想家的时间缝隙,如定期通话,互相邮寄物品,分享生活碎片,在为生活奔波之余给自己的精神家园充电。此外,还需警惕自我悲情化,离别固然伤感,但不应将主动选择的生活被动化为 “不得不承受的苦难”,而应积极面对,在漂泊中建立精神家园,在流动中保持情感续航。

充电器拔起,新的征程开启;但家的羁绊,永远不会消失。它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希望每一位游子在为梦想拼搏的同时,有机会与家人多联系,珍惜相聚的时光,在漂泊与眷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