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玩命直播”该降温了,生命安全岂能让位于流量经济

 2025/5/2 10:39:32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王志高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近日,山西蒲县“聚宝盆”汽车炫锅场发生事故,一名工作人员被高速漂移的车辆撞击身亡。这场以“刺激”为卖点的网红运动,最终以血淋淋的代价撕开了流量狂欢的荒诞面具——当越野车在泥浆里甩尾的镜头被数十万网友围观叫好时,安全防护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起事故绝非偶然,而是“极限挑战”异化为“极限作死”的必然结果。从“湖北第一锅”到“聚宝盆”,这类项目的设计逻辑充满矛盾:一边用“混凝土结构”“循环水系统”包装专业感,一边又往坑里倒洗洁精人为制造失控风险;一边标榜“测试车辆性能”,一边纵容观众贴着坑边围观。更讽刺的是,当卡车在泥浆里咆哮时,直播屏幕上的打赏特效可能比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还醒目。这种将生命安全让位于流量经济的运作模式,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网红运动的安全漏洞,往往被“自愿参与”“风险自担”的话术所掩盖。但事实是,当越野车在直径仅30米的坑里表演“离心力魔术”时,物理法则不会配合剧本。涉事场地35度的斜坡和湿滑泥浆,稍有不慎就会让车辆变成脱缰的钢铁野兽。而所谓“专业场地”,连最基本的隔离带、防撞缓冲设施都未配备,工作人员甚至需要冒着被撞的风险现场加水——这哪里是极限运动?分明是俄罗斯轮盘赌的汽车版。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活动常以“民间自发”作为挡箭牌规避监管,但商业直播、门票分成、品牌赞助等利益链的存在,早已将其性质定义为经营性娱乐项目,岂能再用“爱好者交流”搪塞责任?

监管的“慢动作”与产业的“快进键”形成危险反差。“湖北第一锅”越野挑战在3月份被叫停时,类似项目仍在各地不断出现。一些地方甚至将此类项目视为发展 “网红经济” 的重要手段,直到出了人命才慌忙按下暂停键。这种“不出事不管,出了事一刀切”的治理逻辑,既是对生命的漠视,也是对行业的伤害。为改变这一现状,或许可以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要求参与车辆安装防滚架、限速装置,明确观众安全距离,规定主办方配备专业救援团队,并对保险条款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清晰提示。真正专业的极限运动,如 F1赛车,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巨大,这值得网红运动项目借鉴学习。

回顾近年来,“翼装飞行坠亡”“网红浮桥坠车”等事件接连发生,每一起悲剧都在提醒我们,当活动过度追求刺激效果,而忽视安全保障时,事故的发生就难以避免。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平台应调整推荐策略,降低危险挑战类内容的推荐权重;监管部门需加强对相关直播活动的规范管理;观众也应理性看待此类内容。毕竟,任何流量和热度,都无法与生命安全的底线相提并论。

来源:红网 王志高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