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保安”两字有了温暖光环
“这是我们的工作失误,我陪大家一起晒太阳!”10月2日,36.7℃的高温下,江西南昌滕王阁旅游区保安张朋举着喇叭,自掏腰包买水,与游客玩起了有奖问答。现场视频被游客上传后,迅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刷屏,并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账号转发。这位名叫张朋的90后保安,用一瓶矿泉水、几道历史题,把原本可能爆发的焦躁情绪,转化成欢声笑语,也成功让“保安”两字脱离冰冷的制服,有了温暖的光环。
长期以来,保安在公共叙事里常被定位为“秩序边界”——他们站在红线边,挥着小旗,喊着“不要挤、不要停”。人们熟悉却又视而不见,甚至把“被呵斥”视为出门必须支付的“情绪税”。张朋的出圈,恰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他先认领“工作失误”,把官方语言翻译成“我陪你们一起晒”,完成了心理位置的互换——不再是“我管你”,而是“我们一起扛”。当身份对等时,情绪就有了缓冲带,这是所有服务行业的第一课,却也是最难的一课。
更难的是,他把缓冲带变成了“舞台”。限流等待的通道,被改装成露天知识竞答现场,题目紧扣滕王阁历史,奖品是一瓶水、一本盖着景区章的笔记本,成本极低,却精准击中游客“被尊重、被看见”的软肋。
张朋没有等待上级调来风扇、搭建凉棚,他用现有条件把“补丁”缝得漂亮、缝得有趣,这本身就是专业精神的另一种诠释。当然,这也源于张朋对工作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张朋的走红也让行业看到:当“人”被置于流程之前,再普通的岗位也能成为城市温度的传递者。
一瓶水、几道题,一场临时“综艺”终有散场时,但其背后的启示不会散场。当越来越多的“张朋”被看见、被肯定、被写进入职培训与考核标准,我们或许就能告别“被呵斥”的出行记忆,迎来“被照顾”的旅途日常。那时,保安将不再是制服的代名词,而是城市最移动、最柔软、最值得信任的名片。(王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