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运动空间扩容,幸福生活加码

 2025/10/13 15:28:13 《科学时评》 作者:河北日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9月20日傍晚6时许,石家庄万象天成商圈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往来人群络绎不绝。而在商圈一角,由闲置地块焕新而来的万象天成篮球公园,同样进入人气爆棚的运动“晚高峰”。呐喊声、击球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球场上奔跑跳跃的身影充满力量。这片“藏身”繁华地段的运动空间,近年来一直人气满满。

人口密集的城市,寸土寸金。如何增加更多运动场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据石家庄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以来,石家庄积极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旁空闲地等,见缝插针建成各类球类运动场地966个,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近10倍,有效破解了“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运动空间扩容,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楼大厦,更在于那些触手可及、充满温度的公共空间。石家庄市建设的这一批“小而美”的惠民球类运动场地,广泛分布于居民区和人流密集区域,既降低了群众健身成本,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除日常开放外,部分场地还承办“庄篮”“庄超”等“庄字号”系列赛事,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营造出浓厚的城市体育氛围。

不断增加的运动场地,还折射出城市空间利用走向精细化。伴随着城市发展,街角空地等闲置区域,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边角料”。据了解,石家庄市新建的这些球类运动场地,均合理利用存量零散土地建设,并未新增土地供应,这体现的是城市治理的一种巧思。

在城市更新中,如何进一步精准对接群众对社交、运动、休闲的复合需求,让城市空间更具包容性和生命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鼓励依法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充分挖掘城市各类“金角银边”空间,配建群众身边“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石家庄市的做法,正是对这一举措的积极呼应。

夜幕降临,一盏盏街灯亮起,大大小小的运动场地里孩子在嬉戏、年轻人在健身、老年人在散步。灯光下交织的身影,是动人的生活场景,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温暖注脚。(贾梦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