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以全运为桥,加速融入大湾区

 2025/11/11 16:28:05 《科学时评》 作者: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一系列创新举措经过全运会的高强度检验,将成为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的借鉴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当粤港澳三地方阵并肩入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沸腾了,潮水般的掌声欢呼声与《我和我的祖国》旋律深情交融……

过去4年,筹备全运会成为香港居民关注的大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现实条件,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依。怎么才能办成、办好?

事实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全运会筹办过程中,三地总结探索出诸多创新举措,破解了在不同体系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难题。自香港赛区首场比赛开赛以来,香港特区承办的全运会8个竞技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跨境火炬传递和公路自行车跨境赛事成功举办,整体运作平稳顺畅。

全运会犹如架起一座桥,为香港铺就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通道。以筹备全运会为牵引,香港的创新举措密集推出。针对公路自行车赛和马拉松两项跨境赛事,香港特区政府引入“前置通关查验”和“闭环管理”模式,既可保障参赛选手在赛事中安全、无感、快速地完成通关,亦可同时满足三地出入境措施的要求。一系列创新举措经过全运会的高强度检验,将成为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的借鉴。

全运会也是香港提升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能力的难得机遇。经此一役,香港不仅可以提升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和运营方面的能力,还为体育教练、裁判、运动医学等领域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开拓了空间。

全运会进一步增强了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全运会让三地人民往来更频密、民心更亲近。往来内地的跨境巴士上,香港市民兴高采烈地跟着赛事去旅行;气氛热烈的观众席间,香港市民为主队加油,更为中国加油……

全运会点燃的创新之火、铺就的融合之路、激发的情感共鸣,将成为香港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澎湃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冯学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