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山楂食用误区,别信!
营养课进行时
在这寒冷的冬天,手握一串冰糖葫芦,尽情享受着它那酸甜的美味,这份惬意恐怕不少人都有过吧。
作为冰糖葫芦的主角,山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开胃、促进消化等益处。可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里,对食用山楂还存在一些误区。
山楂营养价值丰富
山楂是我国特产果树,系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及南美洲。我国山楂主产于北方,南方也有种植,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山楂又称山里红、红果等,和苹果、梨、海棠果同属仁果类水果,常被加工成糖葫芦、果丹皮、山楂罐头、山楂糕、山楂片、山楂饮品等食品。
山楂的营养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富含黄酮类物质。山楂含有较多的黄酮醇、儿茶素等黄酮类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维生素C含量高。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每百克山楂的维生素C含量为53毫克,比柑橘、柠檬、苹果、橙子的含量都高。另有研究测定,7个地区山楂鲜果的维生素C平均含量为81.2毫克/100克。吃100克(大约10颗)山楂,就能满足成年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量80%的需求。
含有丰富的果胶。山楂中果胶的含量高达2%,名列水果前茅。如果煮一锅山楂汤,加入适量的糖调和酸甜度,然后放入冰箱冷却,就会发现它凝成了果冻。这个果冻的形成,正是因为其中富含的果胶。果胶的好处在于,它能有效减缓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上升速度,对肠道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含多种有机酸。山楂的主要有机酸是柠檬酸,其次是苹果酸,而像酒石酸和草酸等涩味成分含量则很低。山楂的酸度很高,pH值低于2.8,甚至比普通食醋还要酸。由于糖分较少,糖酸比很低,山楂的味道几乎完全是酸的。正因为有机酸的作用,能够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道蠕动,所以山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开胃和消化。
其他营养成分。山楂含有较多的β-胡萝卜素,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山楂的钾含量也不错,许多研究证实,补充钾对高血压患者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食用误区要消除
误区一:吃山楂能补铁。这就是所谓的“以色补色”,山楂并不是补铁的最佳选择。山楂铁含量极少,即使有一点也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也不高。不过,它所含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吸收。要想补铁,还需要选择像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这样不仅含铁高且吸收利用率也不错的食物。
误区二:怀孕不能吃山楂。某些地区流传着“孕期不能吃山楂,否则会引起宫缩导致流产”的说法。这种说法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怀孕期间可以适量吃山楂。除非肠胃存在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出现反酸等情况。
误区三:山楂条、山楂棒等山楂零食能开胃。真实情况是并不能。因为山楂本身糖酸比太低,于是商家加上大量的糖或者代糖,做成糖葫芦、山楂片、山楂果酱、山楂糕等,才能让人更容易吃下去。但如果指望这些山楂零食来开胃,很容易摄入过量的糖。比如市面上的某山楂片,100克的含糖量就有大约60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如果糖摄入过多,孩子容易得龋齿,成年人则可能导致口味变重,还会因摄入过多能量增加肥胖风险。
误区四:山楂和板栗同食会长胃结石。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山楂和板栗同食会导致健康人患胃结石,适量食用是没问题的。有人认为“山楂含有鞣酸、板栗里有很多膳食纤维和淀粉,混合食用会导致胃结石”,实际上,这种胃结石通常会出现在胃炎、胃溃疡、胃术后等胃部疾病人群,这类人群容易反酸,食用鞣酸含量高的食物,就容易增加患胃结石的风险。市面上的山楂鞣酸含量一般都很低,健康人吃点山楂和板栗不会引发胃结石。不过,未成熟的山楂由于鞣酸高,吃多了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还是需要注意适量。
总之,最好避免空腹或长期大量食用山楂。有胃炎、胃溃疡的人想吃山楂,一次吃一两颗就好。至于山楂片、山楂糕、果丹皮等精加工食品,由于添加了大量糖分,偶尔吃一点解馋即可。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注册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