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普 >学术科普>正文

研究发现:常吃鸡鸭鹅肉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对男性更严重

 2025/5/7 10:45:19 学术科普 作者:新药说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看到这个研究的时候,我感觉啥肉都不能吃了!

在各种肉类中,禽肉(比如鸡肉、鸭肉、鹅肉)因其相对较低的脂肪含量,常常被视为比红肉更健康的替代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项发表于2025年《Nutrients》期刊上的研究,可能要颠覆咱们的认知了。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禽肉消费与全因死亡率以及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追踪了4869名参与者,时间跨度长达约19年。

研究发现每周家禽摄入量超过 300 克与全因死亡率和胃肠道癌症死亡率的显著增加相关。尤其对男性,在这种关联中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并且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明显。

研究人员将每周的禽肉消费量分成了几个类别:低于100克、100-200克、201-300克以及高于300克。然后评估不同禽肉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每周禽肉吃超过300克的参与者,其全因死亡风险比每周吃低于100克的参与者高出27%。

与每周吃低于100克的对照组相比,每周100-200克禽肉,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高出65%,每周201-300克禽肉,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高出111% 。每周超过300克禽肉,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更是高出127%。

这项研究发现禽肉消费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对于每周禽肉超过300克的男性来说,其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比摄入量低于100克的男性高出161% 。这意味着在相同禽肉摄入量下,男性面临的风险比女性更高。

对于男性而言,高禽肉摄入对胃肠道癌症死亡风险的影响早在60岁之前就已经显现。到了83岁,每周禽肉超过300克的参与者死于胃肠道癌症的概率高达8%,而低于100克的男性概率为3%。

为什么会这样?与红肉有何不同?这项研究的结果与一些认为禽肉是红肉健康替代品的普遍观点形成对比。

那么,这项研究为何得出不同的结论?

白肉(禽肉)可能存在与红肉不同的致病机制。这可能与动物的饲料或饲养方式有关,但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另一个关键因素可能是烹饪方式。高温或长时间烹饪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会产生致癌化合物,如杂环胺(HCAs)、多环芳烃(PAHs)和N-亚硝基化合物(NOCs)。

禽肉来源: 尽管研究地处于乡村地区,但参与者消费的禽肉主要来自集约化饲养,而非本地散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