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普 >学术科普>正文

冰淇淋、雪糕和冰棍,别再混淆不清

 2025/7/28 9:44:53 学术科普 作者:科普时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营养课进行时

炎炎夏日,冰凉清爽的冷冻食品成为许多人的消暑首选。但你是否知道,我们常说的冰淇淋、雪糕和冰棍并非只是名称不同?我国对冷冻饮品制定了明确的分类标准,从营养成分到生产工艺均有严格规定。了解它们的区别,才能吃得明白、选得放心。

三类冷饮,标准迥异

按照GB 27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规定,冷冻饮品以饮用水、食糖、乳制品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制成固态或半固态食品。市场上销售的冷冻饮品主要分为冰淇淋、雪糕、冰棍等类别。三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原料配比和营养成分,执行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冰淇淋执行国家标准GB/T31114-

2014,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明确要求。根据产品类型,蛋白质含量需达到2.2-2.5克/100克,脂肪含量不低于5.0-8.0克/100克。这意味着冰淇淋的乳制品含量更高,口感更为浓郁。

雪糕执行国家标准GB/T31119-

2014,其营养标准低于冰淇淋。蛋白质含量仅需0.4-0.8克/100克,脂肪含量最低为1.0-2.0克/100克,整体乳原料比例较冰淇淋更低。

冰棍执行行业标准SB/T10016-

2008,未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作要求,仅规定总糖含量需≥7.0克/100克。传统的老冰棍、绿豆冰棍等均属此类,更接近“加糖冷冻饮品”的范畴。

高糖高脂是共性,理性选择更健康

尽管冰淇淋和雪糕的营养标准存在差异,但“高糖高脂”是其共同特点。脂肪和糖分不仅能提升口感,还能降低冰点,使冷饮在低温下保持细腻质地。

从含糖量来看,冰淇淋的糖分通常为15%-16%,但市售部分产品远超此标准,甚至达到20%-30%。相比之下,普通碳酸饮料的含糖量仅约10%。由于低温会抑制甜味感知,若将冷饮融化后品尝,往往会发现甜度过高。

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口感顺滑度和香气。因此,那些入口绵密、奶香浓郁的产品,通常脂肪含量较高,选购时需特别注意。

四步挑选健康冷饮

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选择相对健康的冷饮?掌握以下技巧很重要。

一是看产品类别和营养成分表。从营养价值看,冰淇淋>雪糕>冰棍。优质冰淇淋的蛋白质含量可能高于牛奶。但高价不等于高营养,应优先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糖分和脂肪较低的产品,注重营养均衡而非盲目追求高价。

二是关注配料表顺序。配料按含量降序排列。建议选择以“生牛乳”或“牛奶”为主要原料的产品,而非“乳粉”。因乳粉经高温处理会损失部分热敏性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生牛乳则能保留更多营养。

三是选择低糖低脂款。为控制热量,可选择标有“低糖”“低脂”的产品。但需注意,“零糖”“零脂”并非绝对健康,仍需查看是否含过多添加剂。

四是尝试自制健康冷饮。将浓稠酸奶或香蕉、牛油果等水果冷冻,既可享受冰凉口感,又能自主控制糖分和添加剂,是更健康的选择。

夏日适量享用冷饮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科学选择。在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的前提下,这份清凉完全可以既美味又健康。

(作者系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科普讲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