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质疑集采药疗效,不能止于泛泛而谈
徐林生
最近,关于集采药品质量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争议的直接起因是,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平均降幅创历史之最,甚至出现“阿司匹林一片3分钱”等刷新公众认知的现象,引发不少人对集采药特别是仿制药疗效是否可靠的忧虑。比如,在今年地方两会上,有医疗界代表委员担心“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等问题。(1月21日 正观新闻)
对此,国家医保局表示,为广泛听取临床一线声音,充分发挥医生专业作用,进一步维护药品集采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决定由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于1月21日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自2018年11月启动“4+7”集采试点以来,我国已经开展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四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中标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最大降幅达99%,虚高价格水分被显著挤出,累计节约4400亿元,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有效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成效突出。
不过,开展药品集采以来,鉴于每批次的中选药品降幅较大,不时有人忧虑集采药品质量问题,尽管国家医保局有关人员多次公开表示,中标药品均通过严格的疗效一致性评价,即仿制药品要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但是,质疑声音持续不断,其中不乏三甲医院医生等专业人士。上述来自医疗界的代表委员,在地方两会上对集采药疗效表达关注,将这种质疑提到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过去还是最近,对集采药疗效表示担忧的医学专家都只是泛泛而谈。比如:没有指出具体哪种仿制药、举不出有说服力的病例、拿不出临床数据支撑,大多是以身边人、自己或“某患者”的感受为例。这种以“身边统计学”方法得出药品疗效问题的结论,缺乏起码的专业性、严谨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开展药品集采6年多来,至今不见一篇公开发表的医学论文,对某款中标药品的疗效表示质疑,倒是有不少相关论文用临床数据证明一些中标仿制药在有效性、安全性上与原研药没有区别。而这些临床研究要比一些专家泛泛而谈,显得更有价值,也更有说服力。
保障药品质量,是开展集采工作的基本要求,公众关注度高。对中标药品质量进行监测、监管,不仅是医保主管部门的责任,医疗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责无旁贷。特别是医学专家,出于对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中标药品疗效,不能止于泛泛而谈,应当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及时收集临床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以专业性、权威性言论回应公众关切,促进药品集采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