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普 >学术科普>正文

“膏方”进补四类人需谨慎

 2025/11/10 13:58:42 学术科普 作者:工人日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今日(11月7日)立冬。立冬后日照时间渐短,寒意渐浓,室内活动增加,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风险随之上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冬)有关情况。

冬补就得大补吗?膏方是否人人适用?

立冬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觉得“冬补就得大补”,担心不补就会抵抗力下降,民间流行用“膏方”进补,膏方是否人人适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冬季进补是古人的传统智慧,但是冬补不等于蛮补,膏方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补剂,临床上一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确认这个患者是不是适合膏方进补。

膏方的两个特点

膏方是中医的八种剂型之一,由十几味或者几十味中药,经过长时间的煎制,收汁以后加入胶类或者蜂蜜类物质,制成的半固体膏状物。

膏方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由中医大夫望闻问切,结合患者的体质和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后开具处方做膏方,对患者非常有针对性。第二,膏方一般是偏于补益滋养的方子,所以膏方更适合体质虚弱的,或者体质虚寒的这类人群来使用。

哪些人不适合服用膏方?

齐文升提醒,有以下几类人群是不适合服用膏方的。

一个是体质湿热的,比如我们平常日常见到的病人,形体比较肥胖,口干口苦、心烦急躁,或者大便干燥、黏滞或者舌红,苔是黄腻的,这一部分病人中医认为是湿热的体质,如果膏方进补,就等于火上浇油,反而会加重原本湿热的体质。

第二是存在急性感染的一些患者,比如像感冒发烧,或者有肺炎、有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等这些急性感染的时候,中医认为他体内有病邪,这个时候进服膏方,就等于把这个邪闭在体内了,邪气不能正常的排泄,这样的话反而会加重病情。

第三点,膏方一般是含糖的,所以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尽量不吃,它对血糖的控制很不好。

齐文升特别指出,慢阻肺的病人平常有疲乏、气短、腰酸腿软,容易怕风,易感冒,但同时这些病人还咳嗽、咳痰,有腹满、舌苔腻,是一个本虚标实的体质,慢阻肺病人在平常没有发烧、痰量不多的时候可以用个体化配制的膏方来进补,一旦出现急性感染、病情加重的时候,比如像痰量增多,痰黄、难咳,或者伴有发热、喘憋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自行进食膏方。

用酒精喷全身、喷沙发家具正确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流波:冬季到了,大家又开始关注冬春季传染病的问题,消毒是大家用的比较方便的方法。酒精作为一款常用的消毒剂,它具有消毒作用快、没有残留这些优点,所以在家庭里面广泛使用。

但是关于酒精的使用我们也要遵循一个科学的方法。在家里日常用酒精进行手消毒,因为它作用快、没有残留,所以用在这方面比较好,但酒精是一个脂溶剂,长期用酒精进行手消毒,可能出现皮肤皴裂、脱脂,那是不行的,酒精需要跟护手霜同时使用,或者用含护手成分的专用手消毒剂。

酒精能消毒空气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酒精不能作为空气消毒,如果是小范围喷雾,对空气达不到消毒效果;大范围使用,可能有效,但是风险极高,因为酒精易燃易爆,所以我们不用酒精作为空气消毒剂。

酒精用来擦拭沙发表面,如果沙发带颜色,或者是对酒精比较敏感,容易脱色,对物品会有一些损害,这是要注意的,所以碰到这些颜色比较鲜艳、比较亮丽的东西时,最好不用酒精直接去擦拭消毒,可以选用其他的消毒方法。

酒精能用来消毒餐饮具吗?

家里做餐饮具的消毒,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加热煮沸。

用酒精做餐饮具的消毒,最大的问题是有机干扰物对它的影响比较大,万一没洗干净,酒精让蛋白质凝固,就起不到消毒的作用,甚至还有害,所以一般情况是不用酒精做餐饮具消毒的。

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就不是糖尿病?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如果只根据“三多一少”的症状来判断是不是得糖尿病的话,就非常容易误诊、漏诊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在早期的时候,症状往往不典型,它非常隐匿,但是在隐匿的阶段不进行干预、不进行筛查,一旦等到有症状就相对比较晚,把最佳的干预时间错过了。

所以不能根据症状来判断是不是糖尿病,因为绝大部分的糖尿病人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在非常严重的时候,血糖持续特别高的状态下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不能根据“三多一少”的症状来判断自己得糖尿病。

早期糖尿病的信号有哪些?

肖新华:临床上可能会有一些现象、线索会提示我们是不是得糖尿病了,我们要不要去医院做检查。

比如说,一般来讲糖尿病就是血糖高,但是有一些病人在很早期的时候表现的不是血糖高,而是低血糖反应。比如吃饭之前,他吃得过晚,相对晚一点点,会有低血糖的反应,当然这与胰岛功能的障碍、血糖跟胰岛素的分泌不匹配有关系。

另外,一些病人的表现是伤口不容易愈合,或者是经常出现皮肤瘙痒,甚至有些人是因为看东西比较模糊,因为血糖高了以后,会出现视物模糊,去眼科检查才发现的。

还有一些,比如说妈妈生了超过八斤重的孩子,这种巨大儿的妈妈,得糖尿病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或者有一些人最近并没有有意识地减重,但是出现了体重的减轻,疲乏无力,特别是肥胖人群,一定要到医院去筛查一下到底有没有糖尿病。

我们刚才说到,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不能排除他有糖尿病,当然同样的,有这些症状的人群也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最终糖尿病的诊断,一定是到医院里去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医生综合判断来作出诊断。

糖尿病症状不典型就说明不严重?

这是一个误区,因为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持续的高血糖,持续的高血糖对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会造成伤害,简单来说叫“糖毒性”。虽然它没有症状,但是在一个不太高、但是又超过正常人的高血糖的状况下,持续的高血糖一样有危害,很多并发症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所以没有症状不代表我们血糖不高、不代表它危害不大。

长期在一个高血糖的状态下一样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所以有糖尿病以后我们要及时就诊、控制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糖尿病患者主食越少越好,甚至完全不吃对吗?

肖新华:首先是“主食越少越好,甚至完全不吃”这个观念应该是需要纠正的。因为主食是我们身体非常直接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饱腹感的主要来源。如果你吃得太少,或者完全不吃,那么身体的能量就会不足,血糖就会偏低。

我们的身体需要能量,如果你吃得过少,血糖偏低,身体就会分解蛋白质、脂肪,如果在长期这种状态下,对我们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主食并不是“敌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我们的“朋友”。

所以关键在于怎么吃主食,吃什么,这个质和量的把控就非常重要。要注意把控主食的摄入量,尽量吃那些升糖比较慢的,包括全谷物、燕麦等等这些粗杂粮,主食需要粗细搭配,这样血糖相对来讲比较平稳。

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吗?

“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这是个误解,因为“无糖”不代表“降糖”,所谓“无糖”,主要是里面不含有蔗糖或者加了一些甜味替代品,但是这个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你过多地吃,热卡肯定会增多,你吃得越多,血糖升得越高。

当然还有一些食品有蔗糖的替代品,但是过多的替代品现在看来对身体也是不利的,所以这种所谓“无糖”的食品也得适量地吃,也得要算在热卡总量中去,不能随意吃。

血糖高人群吃坚果是否有限制?

肖新华:对于坚果应该要限制量,坚果营养非常丰富,坚果里面含有大量的优质脂肪和纤维素,但是它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很容易造成每天总热卡超标。

因为糖尿病很重要的控制目标就是总热卡需要限制,坚果里面有大量油脂,而油脂的热卡远远超过碳水化合物,所以坚果的量一定要限制住。不限制的话,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糖,不容易控制血糖血脂。

血糖正常的人也要限制坚果摄入

坚果不仅仅是糖尿病人要限制,事实上血糖正常的人也要限制,因为高热卡东西吃得过多,热卡超过身体需要就容易造成肥胖。

肖新华建议,一是要限量,坚果里有各种营养成分,但是我们对各种营养成分需要量并不大,坚果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

另外,如果吃坚果,尽量选择原味的,不要选择盐焗的、糖霜的,那里面含有很多的油脂成分或者又加了一些糖脂成分,需要注意烹饪方法,并适当控制量。

如果偶尔坚果吃得过多一点点,其他高热量的食物要加以限制,适当增加点运动量,帮助消耗这部分热卡,减少血糖的波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