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普 >学术科普>正文

冬季气温骤降 心梗风险加大

 2025/11/27 16:02:07 学术科普 作者:央视网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挡不住运动人的脚步。然而,气温骤降加上某些疾病隐患,对老年人来说是致命的。近期,一位六旬老人,在完成14个单杠大回环后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11月1日傍晚5时多,在北京丰台的一处健身器械区,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单杠上锻炼。公共视频画面显示,老人在完成了14个大回环动作后,突然身体摇摆了两下就不动了,明显失去了意识。周围多人连忙上前施救,将老人从单杠上解救下来。此时,正带着孩子在附近散步的内科医生谭招丽,立即冲了过去。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内科主治医师谭招丽:我一上前,发现这个老人已经是一个喊他没有意识、脉搏也摸不到这样一个情况。他这个生命体征已经开始消失了,放平之后就开始了抢救,呼吸道做了清理之后,按压心脏,做人工呼吸,抢救一直持续了近15分钟,直到救护车来。

事后,老人的家属专门带着感谢信来到医院,对医生表达谢意,但谭医生依然很伤心,因为老人终究由于病情过重没有抢救过来。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这种患者他还是有一定血管硬化基础(疾病)存在,之前可能不是特别严重,加上他做这种剧烈运动,会让他的交感神经特别兴奋,造成血管的收缩、痉挛。这种寒冷天气,如果没有做到充分热身,没有做好保暖,原来不是特别严重的动脉硬化会突然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梗。

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急诊科了解到,进入11月以来,急诊和心内科接诊的突发心梗患者迅速上升,人数已经接近50人次,较10月全月总量超两倍,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根据以往经验,每逢降温,急性心梗患者就会多起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心梗和卒中的发病高峰。有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风险就会增加2%。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需警惕身体预警信号:70%以上心梗患者发病前数周已有征兆,却常被误判为“胃痛”“肩周炎”等而错失最佳救治时机。胸骨中上段或心前区出现压榨痛伴濒死感,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咽痛,心绞痛症状加重、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剧,这些预警信号务必牢记。中老年人在冬季锻炼务必做好保暖和热身。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做好运动前的热身,让身体达到微微出汗的感觉,这个时候才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进行适当强度的锻炼,可以减少寒冷天气对我们皮肤、血管、肌肉的刺激。

急救专家提醒,心梗并非“老年病”,近年来,青壮年猝死案例呈增多趋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急性心梗的最佳方式。年轻人需规律生活、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与平和心态,坚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杜绝久坐。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