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仿造体育彩票须“露头就打”
张西流
10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近期出现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兑奖的声明。声明称,近期彩票市场出现有人持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实为整蛊道具)前往体彩机构兑奖事件,严重扰乱了彩票市场秩序。声明提醒广大公众认准正规购彩渠道,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近年来,随着我国彩票事业的蓬勃发展,即开型体育彩票因其即时兑奖、玩法灵活、趣味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购彩者喜爱。然而,伴随着市场热度上升,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一领域,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的现象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彩票市场的正常秩序,更侵害了公众权益。对此,必须坚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仿冒行为蔓延,筑牢彩票市场的法治防线。
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本质上是一种非法博彩甚至诈骗行为。正规即开型彩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统一发行,具有严格的防伪技术、编码系统和监管流程。而仿冒彩票往往通过复制票面图案、伪造中奖信息、搭建虚假兑奖平台等方式,诱导公众购买,其背后并无真实资金支持和合法兑奖机制。一旦得手,不法分子便卷款潜逃,导致购彩者血本无归。这种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更严重损害了国家彩票的公信力。
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首先在于其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隐蔽性。仿冒者常借助社交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以“高命中率”“内部渠道”等话术蛊惑人心,甚至伪装成正规代销点,极具迷惑性。若不及时打击,极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使合法彩票销售受到冲击,公众对彩票系统的信任也将被逐步侵蚀。此外,仿冒彩票往往与洗钱、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交织,成为滋生其他违法问题的温床。
坚持“露头就打”,需构建多维度、全链条的治理体系。其一,监管部门要强化技术防控。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图像识别技术,建立即开型彩票的全生命周期追踪系统,实现票源可查、流向可追、责任可究。其二,执法部门应加强联合行动。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需形成合力,对线下窝点和线上平台同步清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震慑。其三,体彩机构要提升公众教育力度。通过案例宣传、防伪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群众识别能力,引导理性购彩,从源头上压缩仿冒空间。
同时,还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仿造即开型彩票的法律定性与量刑标准。当前,此类行为可依据《刑法》中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予以惩处,但针对性不足。建议在《彩票管理条例》修订中,增设专门条款,对仿冒、销售非法即开型彩票等行为设定更严厉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提升违法成本。
“露头就打”不仅是执法策略,更是一种治理态度——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零容忍。即开型体育彩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国家公益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每一笔彩票收入都可能转化为全民健身设施、青少年体育培养或重大赛事支持。守护彩票市场的纯净,就是守护社会公益的底线。
总之,面对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的潜在风险,必须以严厉手段遏制苗头,以制度建设筑牢防线,以公众参与织密监督网络。唯有如此,才能让彩票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前行,真正实现“公益体彩,乐善人生”的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