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化身“勇敢小羊”为自己设置“缓冲区”

 2025/10/28 15:41:27 《科学时评》 作者:四川工人日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近日,“勇敢小羊,不怕困难”的热梗在社交平台刷屏,一群年轻人自称 “勇敢小羊”,以懒羊羊自信昂扬的表情包为配图,分享自己面对生活职场挑战的点滴时刻。笔者认为,年轻人以“勇敢小羊”自居,并非逃避现实之举,而是后退一步为自己设置“缓冲区”,从温暖过童年的经典作品和形象里汲取跨越时空的能量,缓解现实焦虑,力争获得“海阔天空”的从容与自如。

“勇敢小羊”与“狼性文化”“牛马文学”形成鲜明对比。后两者一个强调高强度竞争---不只融入团队向外竞争,团队内部的个体也要形成竞争态势,重结果轻过程的状态未必良性;一个强调任劳任怨,自嘲的同时还不忘自我“PUA”,早已忘了以骏马自许的壮心,失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敢。那么,“勇敢小羊”为何能成为众人争相“扮演”的名角呢?

首先,它追求渐进式成长。拒绝“一步到位”的粗暴、“温水煮青蛙”的麻木,纵使犯错也不落士气,坚持积极向上、持续向好。其次,它是有策略的勇敢。充满自信,临危不乱、临乱不躁,谋定而后动,沉着应对、敢于突破,独立承担与寻求帮助并举,该主动出击时不犹豫,该避其锋芒时不鲁莽。再者,有个性者更可爱。经典角色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在于其性格鲜明,比如懒羊羊喜欢吃零食和睡懒觉。只要无伤大局,团队成员可以“千姿百态”,没必要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般整齐划一。最后,既要有“面朝大海”的大格局,也要有“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小确幸。勇敢迈出第一步是良好开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难以一蹴而就,而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

评论区的治愈性互动鼓励他人的同时温暖自身。不过,笔者认为,缓冲不是停滞,缓冲区也不是逃避区。要用好这一难得的缓冲区域及时间,学习儿时偶像为人处世之精神,调整心态,冷静分析形势,思索应对之策。完成缓冲后,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再踏征程。(汤飞)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