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急诊病人普通窗口抽血,“立整立改”不该总在曝光后

 2025/2/20 9:42:38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尚凡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尚凡

近日,安徽一医院让急诊病人在普通采血窗口抽血?院方回应称:基本属实,立整立改。(2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急诊,通常意味着突发疾病、急需诊断治疗。现实中,众多医院在“抽血”化验等方面为急诊开设了“绿色通道”,该医院让急诊病人到普通采血窗口抽血,如此做法很可能贻误救治时机,背离了“急诊”初衷,显然不妥。

面对舆论的评说,该医院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并表示要“立整立改”。无独有偶,现实中,很多单位面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平时往往视而不见,但在媒体曝光后,却一反常态立马高度重视了起来。究其原因,是工作作风除了问题,是害怕危及自己头上的“官帽”,才不得不“积极表态”整改。

医院的急诊制度由来已久,相关配套设施与规章应该早就到位,为什么却迟迟得不到落实?问题出在哪里?显然是其关键少数,忘记了初心与使命,没把急诊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担当与作为不够。这不仅给急诊病人带来了不方便,更伤害到了医院的形象。

对此类怪象,应多措并举、多方给力,久久为功,亮剑说“不”。

一是上级部门要及时对其补上作风建设短板。组织该医院管理层,尤其是关键少数,学习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引领该院管理层深入实际,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编制作风建设常态化方案,督促医院作风建设常态化。

二是医院管理部门要落实整改管理方式。面对媒体曝光出的问题,别因表态积极就“不了了之”,而当依据对医疗事业造成的损害程度,依照相关纪律规定,追究其“不作为”之责,该约谈的约谈,当撤职的撤职,为“不主动作为”敲响警钟,奏响“主动作为”的主题曲。

“问题”重视,总在曝光后,虽看似“知错就改”,却依然让群众感到“不舒服”,希望该医院,更希望有类似毛病的单位切记:“立整立改”不该总在媒体曝光后。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