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山东大学停招27个专业:高校专业何以频频“洗牌”?

 2025/2/22 10:30:50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吴心彤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吴心彤(南京师范大学)

近日,一则关于山东大学停招27个本科专业的消息刷爆网络。消息称,2月16日,山东大学发布《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26个,当前在招专业99个,金融工程等27个专业暂停招生,书法学等10个专业被撤销,同时,新增工程软件、运动训练2个新专业。(2月21日 中国青年网)

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并不新鲜。2024年,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就曾宣布过拟撤销本科专业布点,在当时引发过一阵讨论热潮。

高校专业“洗牌”体现出,专业设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潮流。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敏锐地捕捉到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能确保学生在毕业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根据山东大学发布的《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可以发现,该校27个暂停招生的本科专业大多是文理科,如文化产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而鲜少有工科类专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文科和理科专业虽然仍有其价值,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相比之下,工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更受青睐。

山东大学这次对本科专业的优化调整,也属于全国高校“洗牌”进程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鼓励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但优化调整并不意味着“乱删乱改”,停办专业同样不代表“停止售后”。比如这次出现在山东大学停招名单中的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业,此前已经在学校部署下,有步骤地升级改造为土木类中的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工程软件、以及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战略新兴工科专业。高校优化调整本科专业,需得一步一步、有考虑有方法地进行。对停招专业上几届还在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也要做到保障其课程、就业的正常进行,避免停招变成专业“断头台”。

高校专业调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也要兼顾学生的利益。山东大学此次停招27个专业,并非简单地“一刀切”,而是基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未来就业前景的综合考量。这种调整不仅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更是为了让高校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专业“洗牌”是高校适应社会变化的必然选择,但如何在调整中保持平衡,仍是高校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