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嫂”上岗,以包容性招聘让职业价值回归专业本身
近日,春秋航空发布“空嫂”专项招聘引发热议。其官网发布的客舱乘务员(空嫂)任职要求显示,年龄要求为25至40周岁,已婚已育者优先;学历要求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身高162cm至174cm,无工作经验限制。
春秋航空对媒体表示,公司早在2010年10月就进行过第一批空嫂招聘。其招聘公众号在2014、2015、2017和2018年也都发布过空嫂相关招聘公告。此次招聘的工作地点为兰州、上海,与新航季春秋航空将开通的西部航线有关。
如此看来,此次招聘并非全新举措,只是航司既有政策的延续和根据新业务需求进行的调整。但这一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引发热烈讨论和关注。支持者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打破空乘行业固有的“青春滤镜”;也有声音质疑“已婚已育优先”又会造成新的就业歧视;还有人针对“空嫂”这一称呼是否恰当争执不休。
针对这些问题,春秋航空负责人回应称,未婚未育应聘者可以在官网的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渠道投递。“空嫂”的称谓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民航业首次面向纺织女工招聘时的提法,沿用至今主要是为了区分,就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空姐和空嫂没有区别。
因此,公众大可不必担心此举会形成新的就业歧视,也无需过度纠结称呼本身。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招聘背后折射出的行业向核心职责回归的趋势。
一直以来,空乘人员面临过多的附加期待,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年轻貌美”成为贴在这一职业之上的显著标签。《2021年全年中国民航乘务员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女性乘务员的从业年龄高峰为25岁,男性为26岁。换言之,公众对空乘从业者的普遍印象,与行业人才结构的事实高度契合。
然而,过度聚焦空乘“年轻貌美”的特征,不仅可能导致其核心职责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更不利于为他们构建健康的职业发展环境。今年7月,多个航司改变乘务员着装要求,推出裤装和平底鞋,正是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举措。而航空公司打破招聘年龄限制,同样有利于聚焦空乘的核心职责,提供优质服务。
春秋航空招聘负责人介绍,“空嫂”群体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与应变能力,在服务儿童、处理突发情况等方面具有优势。客观来说,亲和力和沟通能力是服务行业从业者应有的素质,不应与年龄或身份绑定,但航司的考虑确实反映了现实情况。
此前,“全职妈妈再就业”一直是热点话题。相关讨论中,不少因婚育离开工作岗位的女性分享自己重回职场的艰难和遇到的歧视。春秋航空招聘公众号2018年发布了通过“空嫂”专项招聘入职的女性们的故事,其中有人在40岁时投递简历进入公司,两年后成为乘务长,后又成为客舱管理干部。据媒体报道,目前,春秋航空在职空嫂88人中,74%已晋升至管理岗位。
事实证明,婚育与否、年龄几许并不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企业招聘时核心要考虑的是岗位需要怎样的人才。对于空乘来说,确保乘客的安全、与乘客友好沟通、处理日常与突发事务是首要职责。毕竟在万米高空遇到困难时,没有乘客会在意是“空姐”“空嫂”还是“空少”“空叔”,大家只会记得关切的目光和问题解决后的笑颜。
已婚已育优先、年龄放宽至40岁……招聘固然需要客观标准,但这些调整其实都是向难以被量化的服务价值靠拢的努力。企业招聘时少画几道“刻度线”,才能让劳动者不受限制地成长与发展。
当然,改变永不止步。整体来说,民航业对空乘外貌的隐形门槛依然存在,年龄、婚育状况对职业发展的限制也见诸现实。此次专项招聘引发的热议投射着大众的期待——期待能包容个体生命自然进程的就业市场,也期待不限于条目而是切实可感的就业公平。这理应成为这个行业共同的努力方向。(施毅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