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有毒”的流言与真相
目前,樱桃正大量上市。然而,不少人还“沉浸”在“车厘子有毒”的流言中——因为“3斤车厘子姐”进医院的网传,对它敬而远之了。车厘子真的有毒吗?我们来揭开真相。
谣言:车厘子里有毒,
有氰化物。
真相: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车厘子,即樱桃,属于蔷薇科水果,它和苹果、梨、桃、杏一样,甜美的果肉中根本不含有毒素,只有果核中才含有苦味的氰苷。如果吃车厘子时吐了核,没有把果核打碎大量吃下去的话,是不可能接触到毒素的。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吃水果时,不要吃果核或果仁。苹果仁、桃核、樱桃等核有苦味,正是身体在警告你,让你远离危险。
谣言:车厘子会促炎上火。
真相:这个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按照传统医学的说法,樱桃是一种“大热”的水果。但这种说法是基于中国传统品种的樱桃,而不是现在的车厘子。现在的车厘子是否“大热”,还需要医学研究来证实。
按网友给出的“上火”症状,“3斤车厘子姐”吃大量车厘子后咽喉疼痛发炎。这可能是摄入过多糖分或其他促炎成分而增加了炎症反应,也有可能是食物过敏,或者是肠道菌群紊乱等。
车厘子中的花青素、类黄酮、酚酸等抗氧化成分均含量较高,这些成分均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因此,至少在适量食用车厘子时,并不会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
谣言:车厘子中含铁过多,
吃多了会发生铁中毒。
真相: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按照美国农业部2022年更新的食物营养数据库(食物号码09070),每百克甜樱桃含铁量为0.11毫克。就算是吃1公斤车厘子,也只能提供1毫克的铁,而育龄女性一天的铁营养标准是20毫克,不过才提供5%。而且,水果里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不可能像牛肉和肝脏中的铁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吃车厘子根本不可能发生铁中毒。
所谓车厘子含铁很高的说法,很可能是因为《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中收录了“野生白刺樱桃”的营养数据,而这种野樱桃果干(水分含量仅为18%)的含铁量高达11毫克/100克。
但是,野生白刺樱桃和车厘子不属于同一种水果,它们类似富士苹果和西府海棠树上结的小海棠果,属于“亲戚关系”。再说,水果干和新鲜水果的营养素含量也不能混为一谈,因为水果经过干制,变成水果干之后,钾、镁、铁等各种矿物质都会被浓缩。
谣言:长途运输车厘子,
加了太多保鲜剂。
真相:这个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首先,储藏运输的水果需要提前采摘,通常在7-8成熟时采摘,熟透就没法长途运输了。在成熟度略低的情况下,果实质地较硬,抗氧化物质含量高。
其次,空运可以大大缩短水果的运输时间,只是成本比较高;海运时间长但成本较低。为了让这些水果不会在路上发生软烂,要使用一种称为“气调冷藏”的储藏技术。制造一个0℃-1℃、适当湿度、调高二氧化碳和氮气、降低氧气浓度、吸收去除乙烯的特定储藏环境,让水果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低代谢状态,可以延缓衰老软化的时间,更好地保持水果的营养成分和美味口感。这个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应用几十年,证明安全无害。苹果、梨是最早应用气调储藏技术的,能达到12个月的保存期,无需使用防腐剂。
正是由于果蔬储运技术的进步,我们四季都能吃上多样化的果蔬,营养素和保健成分供应才更加丰富全面。
总之,“欧洲甜樱桃”已在我国安家,现在上市的是正常季节成熟的樱桃。国产新鲜樱桃的品质不输进口产品。
(作者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健康系教授)